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下半场,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红利期结束,曾经那个蓬勃旺盛的市场萎缩了,周围和自己拥有一样技能的设计师群体越来越多,市场人才趋于饱和,当涌入的人才资源变多以后,供大于求,自然也就稀释了价值。
在中国,其实全世界都一样,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过一个阶段,即市场驱动阶段,就是市场本身在快速增长,所以企业变得大了。
就深圳的设计行业来说,经历了广告发展的黄金十年,通过大量项目锤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深圳的设计行业为什么发展最早,这其实跟市场有很大的关系。
而广告业十年黄金时代的结束,与电视媒体和印刷媒体的衰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过去广告行业包括现在最强的能力还是在传统媒体上的创意,过去一个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只要精通平面广告几乎就可以包打江湖了。而如今,传统渠道的分散和层出不穷,让传统广告公司的技能过时,使得广告公司寻找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变得困难重重。
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并不是设计师自己有多厉害,而是正好赶上了这个市场的红利期。如今,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和互联网经济,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驱动的发展结束了。
相信大部分人能开设计公司,肯定累积了一定的经验、能力、至少会有一些信任你的老客户,并且利润还不错,也不用去考虑成本,不用去考虑公司内部的管理如何、效率怎么提升、营销推广如何展开。但现在来看,所有设计公司的比拼都会在下半场,就拿营销手段来说,很多设计公司的营销方式都很单一,也很少为自己做广告。
但是在未来,经营一家优秀的设计公司,设计师除了关注专业本身,更需要培养自己的“全网营销思维”,即借用整个互联网各个渠道进行的推广,覆盖所有的互联网媒介,不依赖于单一的营销渠道,把所有的营销模式整合起来,使效果最大化。
互联网的下半场在人口红利、流量红利见顶、耗尽之后,传统的流量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小微内容打破了内容领域的二八原则。原来20%的头部内容可以获得80%的时长或者是流量,而今天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导致这一原则被彻底颠覆。用户更希望通过更加细分、聚焦的渠道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例如我们看新闻不一定去门户网站,也可以看公众号、头条、微博;想找创意不一定通过搜索引擎,而是去站酷、Behance、达人公众号上找灵感;找答案我们会去知乎、维基百科等等。
下半场,内容正在成为趋势,优质的原创内容可实现媒体价值、商业价值。有很多生态成长起来,实际上都是小内容的创作者做的不错,成功的生态基本上都是把流量、数据和商业解决的非常好。
如果说上半场注重粉丝经济、将粉丝联系起来,下半场就是社群经济,把志同道合的粉丝组织起来,随时随地可以互动交流,在垂直领域更好的为粉丝提供服务。当你是社群或者组织者里的一份子,你的个人价值则在于你所输出的内容,现如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而内容可以无穷尽的产生流量,内容的背后是精神价值,流量变现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生存的质量。